□ 本報評論員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基礎環節,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基層治理效能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國家治理體系的根基是否穩固,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昨日,我市召開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工作推進會,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健全機制、壓實責任,不斷把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引向深入。全市上下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持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不斷創新治理方式和治理機制,努力推動我市基層治理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高效能治理的核心在于通過制度創新與組織優化,實現治理成本與治理收益的最佳平衡,最終達成社會運行的低耗、順暢與和諧。高效能治理與高質量發展構成了驅動現代化進程的一體兩面:高質量發展旨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創造更多社會財富;高效能治理則致力于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優化資源配置,化解社會矛盾,為發展保駕護航。二者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周口作為人口超千萬、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的農業大市,沒有治理體系的深刻變革與治理效能的有效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就難以穩固。
推進高效能治理的任務千頭萬緒,關鍵在于抓住黨建引領這個“綱”。黨的領導是我們應對一切復雜局面、破解一切治理難題的最大底氣。黨建引領絕非一句空洞口號,而是需要具化為可操作的機制、可承載的平臺、可檢驗的成效。會議提出,要優網格、增活力、提質效,全面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治理模式。這一模式將黨的組織優勢嵌入社會治理的神經網絡末梢,將分散的行政資源、數據資源、社會資源在網格中整合增效,通過黨組織的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必將實現從傳統的單向管理轉向多元協同的良性共治,從事后被動處置轉向事前主動預警,從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服務。
機制的活力在于落實,治理的根本在于實效。再完善的藍圖,若不能轉化為日日做功、久久為功的自覺行動,終將流于形式、不了了之。會議部署的構建信息收集、定期上報、督辦落實、反饋評價工作閉環,以及風險隱患預警快速響應機制,均是通過制度建設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舉措。健全的制度體系必將保證基層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報告問題,職能部門能夠及時認領問題、解決問題,使治理效能不再過度依賴于領導干部在某一時對某一事的重視程度。
治理的目的是為民。高效能治理的最終評判權在人民手中。一切機制的優化、技術的應用、能力的提升,若不能轉化為民生福祉的切實改善,便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會議強調要將改善民生作為加強社會治理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正是抓住了基層治理的價值真諦。要強化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信任紐帶,讓高效能治理獲得最廣泛、最深厚的力量支持,讓治理過程充滿溫度,讓治理成果實現共享。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做好這項工作考驗著各地各部門和黨員干部的政治智慧、工作能力和務實作風。全市上下要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實,逐步構建符合周口實際、富有周口特色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周口新篇章奠定更加穩固的基石。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