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日前,由周口市衛生健康委、周口日報社聯合主辦,周口市中醫院協辦的“杏林尋寶——民間好中醫及中醫藥記憶征集”活動報名結束。活動得到了廣大民間中醫及中醫藥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即日起,本報推出“尋覓民間好中醫”專欄,報道報名參選者的傳承故事、特色專長、臨床診療方法等,宣傳弘揚中醫藥技藝,推動我市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 劉偉 鄭偉元 文/圖
“稍等一下,看完這個患者就來。”6月26日,記者走進周口開元醫院(原周口魏氏醫院),院長魏興禹正在接診。他是周口魏氏中醫第四代傳人,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2年,擅長治療各類血液病、常見病。
“魏氏中醫的傳承脈絡可追溯至清光緒年間。”看完患者,魏興禹侃侃而談,他的曾祖父魏廣魯自幼師承名醫,20多歲便以治療麻疹、喉疾、血癥聞名鄉里。祖父魏從忠完善了血癥配伍組方。父親魏如慶則從《石室秘錄》等古書中汲取靈感,潛心研究并經臨床實踐幾十年,逐步完善形成“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完整治則,著成血液病專著《血癥要略》,1994年創辦周口魏氏醫院,1996年創立周口血液病研究所。
受家族熏陶,魏興禹從小就跟隨爺爺和父親學習中醫學、中藥學相關知識,從醫學院畢業至今,已深耕臨床三十余年。他將祖傳醫術與現代醫學理論結合,不僅在中醫治療血液病領域、中醫治療常見病領域取得成果,還于2017年建立“魏氏中醫傳習所”,致力于培養第五代傳承人黃衛衛、趙藝、魏意恒等。2019年,“魏氏血癥中醫療法”入選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采訪中,陸續有血液病患者前來,魏興禹耐心為大家診斷開方。血液病中的一些病種,是社會公認的醫學難題,如白血病在過去曾被人們認為是不治之癥。他接診的大多是患血液病多年且輾轉多地治療不理想的患者。
在魏興禹看來,中醫在治療血液病方面對比西醫有著顯著優勢,魏氏中醫在治療血液病方面又有獨特認識及專有療法。目前多數中醫采用的是“補血補氣”。魏氏中醫卻從血液病患者普遍存在的手心熱、易出血、反復發熱等癥狀里,總結出血液病“熱邪內蘊、氣血失衡”的根本病機,并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得到驗證。基于此,魏氏中醫堅持“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理念,提出“清熱涼血、扶正祛邪”的治療路徑。
魏興禹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采用熟地黃、生地黃、丹皮清熱涼血;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則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原則,先以玄參、知母滋陰降火,再用黃芪、黨參固本培元;面對白血病,他采用水牛角、赤芍、紫草等組方,使患者血色素水平穩步回升。這些方劑效果穩定,藥價低廉,較常規治療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大大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目前,靠著獨特的血液病中醫療法,魏興禹每年接診患者過萬人。患者來自全國各地。
魏興禹說:“我希望讓這門祖傳技藝能惠及更多人,讓我們的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2011年,周口魏氏醫院承辦中華中醫藥學會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全國研討會。多年來,魏興禹先后獲得5項國家專利、省級及市級科技成果獎,2023年獲評“周口好人”。他用百年家學與創新實踐證明,中醫治療血液病不僅可行,更能以“簡、便、驗、廉”的優勢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