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富強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最新公告,鄲城紅薯、項城白芝麻、扶溝西瓜、扶溝辣椒、黃泛區黃金梨等特產成功入選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成為全國870個受保護地理標志產品中的成員。這份“國字號”榮譽,不僅是對周口特色農產品品質的最高認可,還標志著周口當地“小特產”向“大產業”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周口特產,自帶口碑。項城白芝麻早在明清時期就有種植記載,以白潤色澤、純正香味和高出油率聞名,如今種植面積達25萬畝,從傳統作物蛻變為農民增收的“白珍珠”;黃泛區黃金梨則憑借嚴格的標準化種植贏得市場青睞。這些特產不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地方風物,而是通過標準化種植、規范化管理,具備了走向更廣闊市場的底氣。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金字招牌”,正為周口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按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規定,入選產品需制定專門標準、嚴控產地范圍與質量特色,這將倒逼周口特色產業向規模化、品牌化升級。以扶溝西瓜和辣椒為例,此前已形成一定種植規模,此次入選后,產業鏈上下游將進一步整合,從種苗培育到加工銷售的全鏈條發展模式,能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產業分工,實現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正如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專家所言,地理標志產品兼具經濟、自然與人文價值,其品牌影響力的擴大,將直接拓寬周口特色產業的發展空間。
對周口而言,此次多種特產入選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并非終點,而是產業升級的新起點。未來,應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為抓手,一方面持續強化品質管控,依托專業農技指導守住“特色底線”;另一方面要深挖產品附加值,推動紅薯、芝麻等農產品從初級售賣向深加工延伸,打造兼具地域特色與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相信隨著“周口特產”知名度不斷提升,周口必將走出一條以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以“小特產”撬動“大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之路。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