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松 通訊員 孫愛霞) 5月27日,周口市殘疾人五級康復服務體系建設現場會在鄲城召開,推介鄲城縣殘疾人“預防—治療—康復—回歸社會”全鏈條服務典型經驗。河南省殘聯康復部部長趙金崗,周口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趙增先,周口市殘聯二級調研員王海鴻,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長化苑卜出席會議。
高位統籌、系統謀劃,構建全域協同的指揮中樞。近年來,鄲城縣構建“五級聯動、全域覆蓋”的康復服務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殘聯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對標上級標準,確保精準統一。積極爭取省、市康復部門政策指導與技術支持,邀請專家團隊開展常態化技術幫扶。創新資源整合,補齊基層短板。籌措資金360萬元,在縣鄉村三級設立康復機構,建強“縣級有專家、鄉級有骨干、村級有能手”的人才梯隊。
織密網絡、夯實基礎,打造全域覆蓋的服務陣地。鄲城縣建成4個縣級殘疾人康復中心、21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康復站、201個行政村衛生室康復點,統一安裝康復器材、統一培訓醫療康復人員、統一上墻康復制度、統一印制康復臺賬,確保服務同質化,最大限度發揮康復站作用,打通服務殘疾人“最后一公里”。
創新機制、提質增效,探索全域共享的鄲城模式。深化“醫康融合”機制,在縣級醫院骨科、神經科嵌入康復團隊,為殘疾人提供術后康復“一站式”服務。將3.02萬名殘疾人納入家庭醫生簽約范圍,確保服務精準對接、全面覆蓋。引入志愿者團隊,助力殘疾人更好、更方便地享受專業服務。目前,為殘疾人家庭提供服務17184次,總服務人數達6283人次,有效提升了殘疾群眾生活質量。
鄲城縣殘聯理事長劉慧告訴記者,他們將充分發揮政策優勢,積極采用“標準化+個性化”相融合的精準康復服務模式,切實將“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任務落實落細,努力為殘疾人托起“穩穩的幸福”,不斷增強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