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侯國防 通訊員 鄒天軍) 在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進程中,鹿邑錨定“六最”營商環境與“六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目標,精準對接經營主體需求,精心打造“五員”團隊,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持續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服務員做企業信賴的“娘家人”。堅持以服務企業為第一要務,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從利民惠企政策宣傳和風險提示等方面提供專業化、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今年以來,累計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16318次,開展上門服務3761次,高效完成幫辦代辦服務9326次,以實際行動讓企業感受到“家”的溫暖,成為企業找得到、信得過、靠得住的堅實后盾。
聯絡員搭建政企“連心橋”。嚴格落實分片包干工作機制,緊密聯系企業,確保橋梁紐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召開企業問需會等方式,在企業與職能部門之間架起“連心橋”,暢通服務渠道。依托“6·14信用記錄關愛日”,推進“十進”活動全覆蓋,深入企業開展法規政策解讀、誠信經營及信用修復專題講座。
督導員織密服務“監督網”。緊盯職能部門涉企履職情況,督促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做好政務服務、規范執法行為。創新實施“三責聯動”“三函兩書”工作機制,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立案查處,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調研員破解發展“急難愁盼”。積極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和職能部門,開展調查研究,精準摸排并協調解決企業“急難愁盼”。認真梳理總結職能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做法、取得的顯著成效,深入調研市場需求,已拓展推廣“信易貸”等特色應用場景7類24個,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宣傳員唱響營商“好聲音”。創新宣傳載體,編發營商環境工作簡報28期。利用各大新聞媒體、展板等,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惠企政策、誠信文化等內容,引導全社會增強誠信意識,全力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信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