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精品,成人精品视频,亚洲无人区小视频,久久精品亚洲天堂,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爽aⅴ,异形大战铁血战士3电影,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拂曉報》為抗戰而生

發布時間:2025-08-21 來源:周口日報
文字大小:

駐馬店日報記者 張錕

1938年秋,中原抗戰烽煙四起。確山竹溝一間低矮的農舍里,油燈徹夜未熄——新四軍游擊支隊的戰士們正用粗糙的膠棍滾印出一張張油漬斑斑的報紙。這份誕生于抗戰烽火中的報紙,從此成為刺破黑暗的“精神火把”。

“‘拂曉’代表著朝氣、希望、革命、勇敢、進取、邁進、有為、勝利就來的意思。軍人們在拂曉要出發,要進攻敵人了。志士們在拂曉,要奮起聞雞起舞了。拂曉催我們斗爭,拂曉引來了光明。”1938年9月29日,由彭雪楓親題報名并撰寫發刊詞,《拂曉報》正式創刊發行,后隨軍轉戰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

當時,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論新階段》政治報告,科學分析抗戰即將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的新形勢。這份跨越千里的時空呼應,讓《拂曉報》從創刊伊始就肩負起傳達黨的聲音、凝聚抗戰力量的特殊使命。

1938年10月,新四軍游擊支隊在竇樓戰斗中擊斃日軍少尉,《拂曉報》刊發首篇戰地通訊《神槍手吳守訓》,極大鼓舞了士氣。

1939年12月,《拂曉報》第100期紀念專刊上,毛澤東題詞“堅持游擊戰爭”,劉少奇題詞“為抗戰的正確路線而斗爭”。

皖南事變后,《拂曉報》連續發表《堅持團結,反對分裂》等社論,揭露事件真相。1942年冬,日軍“拉網式掃蕩”期間,報社記者冒著炮火采寫《朱家崗保衛戰紀實》等報道,詳述新四軍第四師痛擊日寇的壯舉。許多青年讀報后主動參軍,僅1943年淮北軍區就擴軍1.2萬人。

隨著部隊發展壯大,《拂曉報》逐步成長為“華中油印報之冠”。它不僅在邊區、根據地發行,還輾轉運送到重慶、西安、貴州等地,寄發至亞洲、歐洲、美洲。

彭雪楓將軍視《拂曉報》為“心血的結晶”,6年間撰寫120多篇文章。1944年,彭雪楓將軍犧牲后,曾更名為《雪楓報》。新中國成立后,《拂曉報》幾經調整,現為安徽宿州市委機關報。

編輯:劉超玲    審核:韋偉    監制:王錦春
返回頂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文字縮放
復制鏈接